曾春 副主任医师
擅长:关节运动损伤、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治疗。 [详情]
患病就意味着失去健康,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,他们在心理上常会形成各种不良的心境,往往看什么都不顺眼,好生闷气,好发脾气,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。很多病人还会变得神经过敏,疑虑重重。听到家人低声说话,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,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,也常半信半疑。有时,甚至还会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、打错了针。病情越重,病程越长,这种异常情绪相应越严重。这种消极情绪,不仅容易被人误解,使人不愿接近,而且也不利于患者自身的病体康复。其实照顾老年病患的确是一门技术活儿,不但要宽容以待,还要学会一些技巧。
那么,哪些病人容易情绪波动呢?
1、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:
这种内分泌疾病多发于女性人群,如果你总是无缘无故地发火,很有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。
2、糖尿病人:
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人都会因血糖浓度太低引发问题。一旦出现低血糖情况,在几分钟之内会让人出现攻击性增强、发怒、惊恐等不良情绪。
3、抑郁症患者:
除了无精打采和情绪低落之外,抑郁症也会表现出容易发怒、焦虑不安等症状。
4、老年痴呆症患者:
90%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会在发病后的几年出现无端发火和易激怒等症状。
5、肝脏受损患者:
中医常说“怒伤肝”,很多疾病会影响到肝脏的健康状况,如肝硬化和肝炎,最终发展为肝性脑病。它会导致人的性格发生变化,如坏脾气、行为不友好和攻击性增强。
6、失眠症患者:
睡眠不好会导致神经紧张和郁闷烦躁,尽管服用一片安眠药可以适时地缓解失眠的症状,但也有1%的患者服用后会无缘无故发脾气、失去自我控制力。
7、中风患者:
中风会导致大脑细胞死亡,如果受影响的大脑部位是额叶的下侧,就会经常出现勃然大怒的现象。
家人应学会接纳负面情绪
首先,要理解病人。许多病人家属都抱怨亲人病后脾气变坏,不好侍候。殊不知这不能责怪病人,家属是病人最亲近的人,也是病人力量的源泉和强大的精神支柱,家属所能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是任何人取代不了的。所以,在自己最亲近的家人面前,病人常常会情感变得异常脆弱,甚至像个孩子似的,总希望家人多照顾、多探视、多关心自己。因此,家人要充分理解病人的特殊心理,接纳他们的坏情绪,宽容对待他们的反复无常,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病人。
其次,要尊重病人。人在生病的时候,情绪更容易敏感。在跟病人的接触交流中,家人的一句暖语、一个微笑、一个关心的动作,都能让病人开心快乐起来。相反的,家人的一个不屑眼神、一个冷漠态度、一句生硬语言,都能引起病人的不满和失落。因此,家人应从精神层面上更关心病人的情感生活。白天家属要上班,孩子要上学,家里空荡荡,病人会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感觉,因此家属应充实病人的精神生活,让病人从心理上真正愉悦轻松起来。只有精神状态好了,身体的康复才能更快。
(责任编辑:潘玮璐 )
文章关键词:
金秋时节是旅游的最好季节,特别是老人,特别喜欢选择在不冷不热的时候出去走走。但专家提醒,老人出游,谨防“旅游综合征”。详细>>
一项调查显示,近六成的老人购买过保健品。老年人上了年纪,难免出现各种健康问题,这也使得他们把目光放在保健品上面,希望通过吃保健品来让自己……详细>>
身上有很多穴位,有选择的按摩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,老人养生可以多按摩下面介绍的三个穴位。详细>>
近年来,患冠心病的人是越来越多,使得冠心病已经成为了我们“耳熟能详”的一种疾病了!由于血管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,而且冬春交集温度变化大,……详细>>
你知道生活习惯对老人健康有多大的影响吗?有研究发现,老人生活习惯是否健康,它会直接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,甚至会影响疾病的发生。专家发现如果……详细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