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
擅长:泌尿系肿瘤、泌尿系结石、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....[详情]
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都会存在噪音,所以每个国家都会受到噪音的污染,但是,中国的噪音污染却是比较严重的。数据表明,全国有近2/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。这其中包括工业噪声、生活噪声还有交通噪声,而影响人们生活#!主要的污染源就是交通噪声。
“低频噪音”污染已成为一种“城市病”
低频噪音是指一秒内震动20到200次所发出无规律的声音,这种声音在夜间的影响尤其严重,在如今,它已经成为一种“城市病”。虽然低频噪音对生理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音那么明显,但是它给人造成的杀伤力不可小觑,尤其是神经脆弱者。比如,夜深人静时,空调室外机的嗡嗡声、水管的滴水声,甚至是楼上的脚步声等,这些低频噪声,白天虽然感觉不明显,但夜晚让人分外焦虑。
噪音的影响可分为几大类
损伤听觉器官
人在受到强噪音时,就会感到刺耳难受、疼痛、听力下降、耳鸣,甚至引起不能复原的器质性病变,即噪声性耳聋。有研究显示,一个正常人在噪声为85分贝条件下长期暴露15年和30年,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分别为5%和8%;当分贝提高为90时,噪声性耳聋发病率提高至14%和18%。
造成视力减弱
我们的五官都是相通的,当噪音作用于耳朵时,它就会通过神经系统传到视觉器官,使人的视力减弱。研究表明,当噪音为90分贝时,人们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,识别弱光的反应时间延长。此外,长期接触噪音的人,#!易发生眼疲劳、眼痛、视物不清和流泪等现象。
引起心血管疾病
噪音会使人们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,导致条件反射异常,使脑血管张力遭到损害。这些变化一旦长期得不到缓解,就会导致病理上的变化,出现焦虑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头昏脑胀、头晕、头痛、记忆力减退、疲乏无力等症状。同时这些症状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德国调查发明,那些夜间睡眠时周围情况噪音超过55分贝的住民,患高血压的危害要比那些睡眠情况噪音在50分贝以下的住民横跨一倍。
噪音影响睡眠质量
有多少次我们在入睡时因为噪音而被迫失眠。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,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。正常情况睡眠时的分贝应在40以下,而一旦高于这个数字,睡觉中的人就会被惊醒。
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体质还有五官都在退化,而且还会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。所以他们的听力比我们想像的还脆弱,一点点小声音对他们都是噪音。所以平时一定要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久呆,保护好自己的听力。那么老人怎么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呢?
如何保护听力?
#$ 尽量避免噪音对听力的损害。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、车辆喧闹、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,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,听力急剧减退,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。
第二 不要自己挖掏。如果经常用耳勺、火柴棒掏耳朵,容易碰伤耳道,引起感染、发炎,还可能发生外伤性鼓膜穿孔,导致听力下降。如果平时感到耳道发痒难受或耳闷时,建议到医院找耳鼻喉科医师治疗。
第三 要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,如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等,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,应用这些药物更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。
第四 常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(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),和听会穴(在耳屏前下方,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),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,有保护听力的作用。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,每次5~10分钟,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。
第五 调解好心态,以平常心对待生活。老年人如果经常处于急躁、恼怒的状态中,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,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、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,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。
第六 戒除不良嗜好,注意饮食卫生。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,多吃含纤维素和蛋白质较多的蔬菜、水果、鱼肉和牛羊肉。也可常喝核桃粥、芝麻粥、花生粥、猪肾粥等,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。同时,要把抽烟和饮酒的数量和频度控制在#!低程度,#!好做到不抽不喝。
第七 治疗和控制相应疾病,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。积极防治高血压病、高血脂症、糖尿病等,有条件者应定期检查身体。
(责任编辑:潘玮璐 )
文章关键词:
正常人排便习惯多为一日1-2次或1-2日一次,粪便多为成形或软便,但是大多数人都有排便异常的问题,例如便秘、腹泻、便血等,不容忽视。那么……详细>>
很多人都会发现,上了年纪的老人话就变得多起来,遇到什么事就爱唠叨。不过老人话多这一现状,使得很多年轻人感到厌烦,也不喜欢与老人多呆在一起……详细>>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患各种眼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。这些眼病大多带来视觉的改变,如出现视力下降、视物变形变色、眼前暗点,严重者可以造成失明……详细>>
日前,正是流感高发季节,流感可导致严重的后果,老年人尤其应该重视,及时接种疫苗,防患于未然。现在我们就老说说流感对老人的危害以及治疗方法……详细>>
疾病新闻广州讯 肺结核作为一种传染病,患者患病的原因主要在于感染了结核菌,因为治疗技术的提高,目前在我们国家已经逐年减少。但也因此导致人……详细>>